稻田泥鳅养殖***-稻田养殖泥鳅技术要点
文章阐述了关于稻田泥鳅养殖***,以及稻田养殖泥鳅技术要点的信息,欢迎批评指正。
文章信息一览:
- 1、泥鳅怎么养殖
- 2、泥鳅养殖模式是怎么样的?
- 3、泥鳅怎么养殖?
泥鳅怎么养殖
1、泥鳅养殖方法可参考如下介绍:池塘养殖 泥鳅池面积以150-250平方米较好,水深应保持40-50厘米。鱼溜处水深60-70厘米,泥鳅池可新建,也可利用旧池塘、水坑或其它养鱼设施。水泥池或三合土坑,池底要铺20厘米左右厚的肥泥。土池的池壁和底部要夯实捶紧,进出水口要装防逃罩。
2、水体管理:泥鳅喜欢肥水,需要根据水质肥度进行合理施肥(每100平方米施加50kg的腐熟有机肥),将池水可视度控制在15-20cm左右;当水温达到30℃时经常更换池水,并增加水深;水中缺氧时,注入新水;冬季增加水深。
3、养殖泥鳅的方法有:池塘建造、放养前准备、投苗种、饲喂方法、饲养管理、日常管理等。池塘建造 养殖泥鳅的池塘四周需要高出水面40厘米,池埂坡度60℃—70℃,池深80厘米—100厘米,水深保持在30厘米—50厘米。池塘的周围需要以网片、塑板或瓷板做围墙,以防蛇、鼠等敌害进入养殖区。
4、泥鳅的饲养方法是修建池塘、入塘前的处理、苗种放养、饲喂方法、日常管理。修建池塘 泥鳅养殖可寻找向阳、温暖、排水便利处建池塘,一般由砖、石砌成,池深在1米左右为宜。
泥鳅养殖模式是怎么样的?
1、水泥池养殖泥鳅模式具有饲养管理方便,养殖设备经久耐用,捕捞容易,水温好调控等优势。一般每个池的面积在80-100平方左右,池深0.8-1米。池底铺15-20公分肥泥,投苗养殖前必须对水泥池进行脱碱、消毒、肥水。
2、水泥池养殖泥鳅模式具有管理方便、设备耐用、捕捞容易和水温易调控等优势。一般每个水泥池的面积在80-100平方左右,池深0.8-1米。池底铺设15-20厘米厚的肥泥,养殖前必须对水泥池进行脱碱、消毒、肥水处理。
3、水质调度:养殖池水的好坏对泥鳅的生长发育极为重要。通过施放有机肥,调度水色为黄绿色,透明度为30厘米支配,酸碱度为中性或弱酸性,坚持微流水。若水质太瘦,透明度过高,要恰当追施肥料。池水温度坚持在25~28℃,当水温超过高限时马上加注井水降温,坚持水位在50~60公分。
4、池塘养殖池塘的养殖,可以根据泥鳅不同发育阶段调节水位,而且日常投喂、防病、泥鳅捕捞方面都比较方便,池塘养殖也是实现高密度养殖的优质养殖模式,对于批量培育泥鳅苗,扩大泥鳅养殖规模是很有帮助的,这也让池塘养殖泥鳅成为了非常流行的方式。
泥鳅怎么养殖?
泥鳅养殖方法可参考如下介绍:池塘养殖 泥鳅池面积以150-250平方米较好,水深应保持40-50厘米。鱼溜处水深60-70厘米,泥鳅池可新建,也可利用旧池塘、水坑或其它养鱼设施。水泥池或三合土坑,池底要铺20厘米左右厚的肥泥。土池的池壁和底部要夯实捶紧,进出水口要装防逃罩。
池塘处理:选择合适地区建塘,在塘中投放水葫芦等植物,并进行消毒。放养:泥鳅种培育,每100平方米放养1000-1500尾泥鳅苗;成鳅培育,每平方米放养50-60尾的泥鳅种。喂食:初期日投饲量为泥鳅苗总体质量的2-5%,后期为5-10%。
养殖场应选择光照良好,温暖通风,交通便利,水源充足,进排水方便,周围无污染源的场所建造养殖池。养殖池***用水泥池、土池均可,单池面积1-5亩,不宜过大,东西走向,便于池塘***光,池塘深1米左右,每个池塘要有单独的进出水口,进出水口要用铁丝网或20目左右的尼龙筛绢围住,以免泥鳅逃逸。
关于稻田泥鳅养殖***和稻田养殖泥鳅技术要点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,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,更多关于稻田养殖泥鳅技术要点、稻田泥鳅养殖***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。